谁知道一篇有关“凤凰古城”的优美散文,急用!
一座城门楼,是历史;一段古城墙,是历史;一条小巷子,是历史;连铺就在小巷里的每一块红石板,也是历史。
就这样,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藏于湘西大山中的凤凰古城。
依风水说,地灵才能人杰,不过,凤凰的出名,却是个例外,我就是先知道沈从文这个人,后知道凤凰这座城的,尽管这座城池在沱江岸边,已经风沐浴雨成百上千年。
出于对一个人的敬仰,我首先来到位于中营街的一座四合院。1902年12月8日,那个人就是在这个小院的某间小屋里呱呱坠地的。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为红石铺就的天井,对着大门是正屋,两边各有厢房三间。环顾小院,房子皆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黛瓦覆顶,脊上装饰有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雕刻的饰物,栩栩如生,使得小院很是漂亮雅致。不用说,那个人就是蜚声文坛的沈从文。沈先生著作等身,有《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作品,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近些时,我读沈先生与夫人张兆和的信札,二哥年轻时的浪漫情怀,再次跃然纸上。1934年1月,沈先生回凤凰省亲,当时寒风刺骨,天上飘着雪糁。二哥告别心爱的三三,只身一人,从北京坐车经长沙辗转又到常德后,租了一叶小船,三个船工,沿沅水、辰水逆流而上,一路满是艰辛和顿苦。为了排遣寒冷和寂寞,二哥经常呵着冻僵的手,不停地给他的三三写信,而且一天要写好几封。信上的内容有写沿途两岸景致的,有写沿途风土人情的,有写船工和妓女故事的,也有写对三三的缱绻和思念。读过之后,觉得封封不同,篇篇精彩。
离沈宅不远,是熊希龄故居。在凤凰,熊希龄可是个奇人,他15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21岁点翰林,43岁当北洋政府的内务总理,一生的确充满了传奇色彩。
熊宅藏于文星街,面积虽比沈宅小些,但却是典型的苗族古建筑风格,处处彰显出苗族风情。正是苗族传统的家教,塑造了熊希龄刚直不阿、愤世嫉俗、正直善良的个性。从政以后,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毅然决然,辞官为民,兴办教育。
熊宅大门口的门框上,书有蔡元培先生题写的对联,上联是:宦海倦游还山小诚慈幼院;下联是: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进到屋里,见屋子正中熊希龄半身塑像的两侧,也有一副对联,写的是:意气消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要说最能概括熊希龄一生的,当属书写于客厅左右立柱上的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
到了凤凰,还有一个名人的宅院,不能不去参观,那就是陈宝箴的宅第。据贴在陈宅门口的简介上讲,这处宅子共有26个回廊,28面马头墙,56间房屋,386扇雕花门窗,规模应该说在凤凰是首屈一指的。
提起陈宝箴世家,一门四代出了五个杰出人物,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恐怕是无以比肩的。《辞海》中,竟享有五个独立的辞条,因此陈家被称为“中国文化之贵族”。世家元勋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近代政治革新家,被清光绪帝称之“新政重臣”。陈三立,陈宝箴之子,近代诗文名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和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陈师曾,陈三立长子,画家,北京大学教授,擅山水画、篆刻。陈隆恪,陈三立次子,著名诗人。陈寅恪,陈三立末小,一代史学家,1936年,和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清华三巨头”。陈封怀,陈师曾之子,是我国著名植物园专家、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走进陈宅,最值得看的,当是各种各样的木雕作品,大的精致,小的精美,所刻形
象,就跟真的一样,无不活灵活现,有花卉,有动物,也有人物。
依旅行社事先拟定的行程,从陈宝箴家出来,直接就去了北城门。北城门又叫壁辉门,那里,当地的小姑娘自附近山上采来鲜花,编成花环,向女游客兜售。别说,那看似土气的花环,往大姑娘小媳妇头上一戴,顿时洋气多了。过了壁辉门,沿依城墙砌就的台阶,可以直接下到砣河岸边的码头。等我们上了船,坐稳当后,船工将竹篙朝江水里一点,小船倏然就离开了岸边,然后船头一调,顺流而下。行进的过程中,一面听着船公骚情的情歌,一面欣赏着两岸的美景,惬意、得劲、美,所有的赞美的形容词,堆砌在这里,都不过分。赤脚立于水中捶衣的苗女,撑着红伞在岸边游走的美女,阁楼里临江而坐细细品茶的先生,悬于江上的土家吊脚楼,那景色真是要多漂亮又多漂亮。
近了,又近了,我们终于来到了虹桥的跟前。虹桥,重建于康熙九年,即1670年。该桥两墩三孔,上有风雨楼两层,下层为商铺,上层为茶馆。船上的人看桥上茶馆里的人如在画中,桥上茶馆里的人看船上的人如在画中,可谓两情相悦。过了桥洞,见有一船,泊于江心。两着粉红衣裤的女子,立在船头。赖赖的船工怂恿我们,用刚刚教给我们的骚歌,去与船上的女子对歌。于是,我们粗门大嗓子地乱吼了一通,没想到船上的女子不气不恼,几句在情在理的歌词,就把我们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最后,落得船上、岸上,一片笑闹声。船在万名塔旁停下,此时,日薄西山,华灯初上,顺沱江四望,处处流光溢彩,美奂美仑。逡巡江边,许多游客点燃河灯,让随波逐流的河灯,带上自己的美好祝愿,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