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是二战前发明的吗?第一次用于战争是什么时候?二战中好象没见到直升机啊?
早期直升机的困境与突破
1907年,就在莱特兄弟首次飞行后的4年,一位法国自行车制造商保罗•科努制造的一种不载人垂直飞行器,据说成功离开了地面几秒。此前的1904年,法国科学家查尔斯•里切也曾制造过一个不载人直升机,但并未成功。
伊戈尔•西科斯基在1909年制造出他的第一架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S-1,然而由于发动机动力限制,这架飞机同样并没能飞起来。接着第二架S-2直升机也半途而废。西科斯基回忆说,早年他专注于直升机研究,对他影响深刻的法国飞行家费伯上尉曾对他说过:“你是在浪费时间。”由于动力、材料和理论技术的限制,西科斯基转而投身固定翼飞机的研制并大获成功,直到30年后,才在美国重新开始研制直升机。
“最初的困难可能是在制造直升机的时候缺乏新技术,比如如何制造又扁又长的旋翼。在‘二战’中期,大概是1942~1943年,制造第一架生产型直升机R-4时问题才得以解决。”谢尔盖•西科斯基对记者说,“第二个问题是直升机的冷却问题。我们当时没有专门的直升机引擎,只能使用普通飞机引擎。这种引擎适应在空中飞行,但不适应空中悬停。所以我们要发明专门的冷却风扇来解决。”
VS-300在飞行表演中成功打破世界纪录激发了公众信心。谢尔盖回忆说,在看过飞行表演后,公众一下变得过于乐观:“每个人都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飞机,认为战后每家后院都应该有一架。每个人都希望能驾驶自己的私人直升机,就像今天人们骑自行车、摩托车、驾驶汽车一样。但正因为过于乐观,才应该回到客观的看法:驾驶直升机需要训练、纪律。”
1943年底和1944年初,直升机已经进入批量生产,进入美国海军和陆军。由于良好的搜索和救援能力,美国陆军开始大量采购直升机。“‘二战’末期,许多订单一下子没有了。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军方又开始了订货。那时西科斯基直升机已经更大更好,S-55是第一种军用运输直升机,用于运输部队和物资。此后直升机使人们相信了它的必要性,才真正进入规模生产时期。”谢尔盖•西科斯基说。
争夺一树之高
直升机用于军事用途早在“二战”就开始。不过法国军队在60年代阿尔及尔战争中首次将武器装上直升机用于攻击地面目标,乃是直升机作为直接攻击武器的第一次尝试。现代战争中,地面低空(通称为“一树之高”)优势为作战双方争夺的重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战争考验后,武装直升机成为开拓这一战场的利器。
1966年,美军两栖特种作战部队首次使用贝尔公司的UH-1B休伊直升机执行战场管理和监视任务,目的是阻断越共通向南越的供应线.同时也尝试用休伊直升机加挂机枪、火箭发射器执行低空火力支持。
由于通用直升机无法满足火力需求,世界第一架攻击直升机AH-1G眼镜蛇应运而生,并于1967年9月开始投入越南战场。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休伊直升机被誉为越南“热带雨林中的战场出租车”。当时驻越美军司令官威斯特摩兰将军表示:“没有直升机,美国和西贡同敌人作战还得再有100万人。”
在入侵阿富汗战争中,前苏联发展了直升机在军事中的作用。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的米-24雌鹿武装运输直升机在阿富汗战争中被广泛用于扫清敌防空火力及各种障碍,压制空降区的敌先头部队。而美军对直升机的运用则从运输、救援、侦察、和攻击更深入特种作战。在1980年美国国防部营救德黑兰美国人质的“鹰爪行动”、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战役、1987年两伊袭船战、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的“正义入侵”行动、1990年海湾战争、入侵索马里、海地和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中,美军直升机无处不在。
直升机设计的灵感和瓶颈
按照美国航空教授小戈登•莱希曼的说法,对直升机的最早构想可以上溯到公元400年左右中国的竹蜻蜓。人们可能是通过观察无花果种子在微风中通过旋转而传播获得这一灵感。1754年,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制造出最早的共轴式旋翼,通过内外相套的两根轴驱动上下两个旋翼朝相反方向转动,使旋翼转动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然而共轴设计制造过于复杂,当伊戈尔•西科斯基发明了直升机尾旋翼后,这一设计逐渐被抛弃。
许多最初的直升机被设计成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混合体,他们通常拥有固定翼飞机的机身,再通过安装在机身上的支架装上旋翼。这种设计由于面临许多瓶颈而昙花一现。上世纪90年代,技术瓶颈才终于由贝尔和波音联合研制的V-22鱼鹰侧旋翼飞机得以突破。V-22在固定机翼两端各安装了一个可以进行水平和垂直转动的发动机旋翼。当旋翼向上转动时,飞机像直升机一样垂直升降;而起飞后旋翼向前偏转,飞机则像传统的螺旋桨飞机一样飞行。就在直升机业界普遍抛弃共轴式设计的时候,前苏联卡莫夫设计局却在后来研制出多种成功的共轴式直升机,其中的卡-28反潜直升机被中国海军采用。
美海军陆战队V-22“鱼鹰”项目经理舒尔兹上校称,“鱼鹰”与越战时代的直升机相比,速度是前者的两倍,航程是前者的5倍,并能在12秒钟内倾斜它的旋翼,由直升机飞行状态转变成为飞机飞行状态。“不久以后,大家都会意识到‘鱼鹰’才是他们想要的。”舒尔兹上校说,“它是海军陆战队的未来与希望。”
然而在2000年4月,当美国防部讨论是否批准采购“鱼鹰”时,一架该型机坠毁造成19人死亡。尽管有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飞行能力,但“鱼鹰”的批评者认为其设计过于复杂,而单价高达6870万美元,一架F-16战斗机仅2000万美元。
未来直升机的道路何在?从历史中寻求灵感的代价是否过于高昂?投身航空业多年的谢尔盖•西科斯基认为,直升机未来有两个发展方向。“常规直升机如S-92依然是有前途的,他们在效率、速度和发动机方面都有持续的发展。双旋翼直升机由于过于昂贵只占一个很小的(军用)市场,商业上的价值不大。”
求战地1942中的重型坦克?
1.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著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坦克之一。从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国投降为止,一直活跃于战场第一线,德军乘员之间称其为“无敌坦克”。虎式坦克在战争中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它装备,在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凡是在战斗中能够击毁或击伤虎式坦克致其被遗弃的盟军坦克,人们都会尊称其为驯虎者。
2.M10坦克歼击车
M10坦克歼击车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使用的一款坦克歼击车。当时的美军部队一般都称它作“TDs”(,而其官方名称为3in GMC M10s。英国在租借法案下也装备了大量的M10坦克歼击车,被称为“狼獾”式或“阿奇里斯”式(Achilles)。
在M10之前美国已经研制过两种坦克歼击车T24,M9了。1942年6月4日,美国陆军兵器局正式定名改进过的T35E1为M10坦克歼击车。
M10坦克歼击车有两种型号:M10和M10A1。M10和M10A1的总产量达到了6700辆,超过了著名的德军“猎豹”,“追猎者”等坦克歼击车的生产总数。
M10系列坦克歼击车除装备美军外,还给盟国军队提供了3600辆,其中最多的是英国。M10及M10A1坦克歼击车在北非战场,意大利战场,欧洲西线及太平洋战场上,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该车主要缺点就是火炮太重,很不平衡,还有在大战后期火炮的威力不足。所以以后美国又研制了M36坦克歼击车。
3.t34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设计的中型坦克。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84070辆,其型号主要为两种:安置76.2mm坦克炮的T-34/76与安置85mm坦克炮的T-34/85。其带有倾斜装甲的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原因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概括的说,就是:
1、在缅甸与日军周旋以分散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将日军主力因出国门。
2、协助英军保卫印缅。
3、保障滇缅公路的通常保障援华的租借法案物资顺利抵达中国。
4、打通滇缅公路,驰援怒江防线
关于二战德国与苏联的战争,当德国大军压境,苏联兵临城下,德国为何失败?
因为 德国 军事战略存在失误
1对斯大林格勒错误的战略包围
2战线过长,人力资源跟不上
3总方针的错误,闪电战,没有考虑到,苏联的天气以及苏联领土的广大
4苏联人民的英勇抵抗
5资本主义国家的帮助 a在军火上,美国,英国提供租赁。b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总之123是德国内因 4是苏联的内因 5是世界的大环境
12345促成了苏联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怀着对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书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总结出了希特勒(或者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十多个方面的失误,然后在二战专业论坛帝国师论坛,向众多志同道合的专家或二战军事爱好者进行了请教或共同的探讨。本文是根据最终的得票数统计,总结出来了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十大错误:一。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者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更比它的积极意义更为深重。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放走30万盟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四。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五。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六。第3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七。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十。在第3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
太平洋战场是如何形成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重创停泊在那里的美国舰队,同时向马来半岛与菲律宾进攻。虽然日本非常清楚,他们无法与美国进行一场持久战,他们却还希望美国在面对如此突然、惨烈的牺牲后能够愿意与日本进行协商,以让美国接受其在中国的侵略。但是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们面对的是一场自知无法取胜的战争。
四天后,日本的盟友德国也对美国宣战,美国被迫两线作战。而在此之前,美国尽管通过租借法案不断向英国和苏联提供战争物资,却一直试图保持中立。盟军由于欧洲战事的拖累无法在亚洲对日本的进攻实施有效抵抗。1941年12月10日英军在马来亚的多艘重要军舰被击沉,香港也在1941年12月25日被日本占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在关岛和威克岛的基地也被日本攻占。次年1月日本开始进攻缅甸、所罗门群岛、荷属东印度以及新几内亚,占领了马尼拉、吉隆坡和腊包尔。日本侵略征服的道路是如此的神速:1942年2月新加坡、巴厘岛与帝汶、3月仰光、爪哇、5月曼德勒都一一被日军占领。而日本空军也完全控制了这些地区的空中战场,美英的空军被完全赶出这些地区。日军还对澳大利亚北部发起突袭,并扫荡东印度洋,将英国舰队赶出锡兰。
二战时,日军连中国战场都顾不过来,为何还要脑残惹老美?搞得自己四面被围
没办法全是被逼的,日本不知道美国的强大吗?知道啊,但是就算知道美国很强大也不得不打,首先在1942年时美国对同盟国宣战的企图已经是非常明显了,比如对同盟国的武器物资禁运和租借法案都能看出美国参战在即,这时候日本为了能获得在美国参战后的太平洋优势,只能抢先打掉太平洋舰队让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有一到两年的空窗期,而后抢占东南亚和太平洋上的战略岛屿占领整个太平洋,等美国太平洋舰队重建之后日本再凭借东南亚的资源和广阔的太平洋与美国打消耗战,当时的日本大本营料定美国会承受不起残酷的消耗战而与日本讲和,所以当时日本偷袭美国看似很蠢但也是被逼无奈,而且也并不是没有一点胜算,可惜日本错估了美国的力量也高估了自己的力量,美国太平洋舰队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重建,日本也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占领太平洋,中国战区和东南亚战区又牵制了大部分的力量,最终导致了日本的全面崩盘。